當地球人口日益增多,為了保留更多的綠地環境,也為了讓更多人居住,因此柯比意提出縱的住宅概念,在社區裡同時解決了生活所需的機能,馬賽公寓或許還有其優缺點,但卻代表著柯比意對人類共同生活的理想。「馬賽公寓」曾經掀起一波討論的熱潮,至今也是熱愛建築的人門朝聖景點之ㄧ,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這偉大的建築物。
 
馬賽公寓 Marseille圖片3.jpg
 
 
坐落地點 : 法國, 馬賽 ,2800, boulevard Michelet 13000 Marseille,  Bouches-du-Rhone
設計時間 : 1946
竣工時間 : 1952
 
馬賽集合住宅建於廣濶的公園內,座落於密歇爾大道盡頭處,公寓住宅主要門面朝向東西兩方。為遮擋寒冷的北風,北面不設置任何窗戶。大樓用鋼筋混凝土結構,建築物橫 165尺,縱深24公尺,高 56公尺。地面層是敞開的柱墩,共有17層,其中1-6層和9-17層是居住層。
 
 上傳.jpg 
 
建築物整體為柱腳所支承而台高,地面支挑空處為供汽車或自行車停放處,可供行人通行而開放地面層只有管理室及電器設備。在二樓地板下空洞部分(銜接挑空處的柱頭支大樑下端為地面層之天花板其上為空洞)致有空氣調節之機械、材油發電機等。 此建築物內共有供給單身到擁有八個小孩家庭的23種形式,共337戶住戶,住戶部分係以每三層樓為一單位,住戶走廊僅需五道;因此內部被視為「街道」的通路每三層就有一條支配置。 起居室為雙層挑空式,故其天花板高達4.8公尺,透過面積3.66*4.80之巨大玻璃窗可飽覽周圍美景。沿著大樓七、八層樓內部之「街道」上,設置有商店和公用設施,包括麵包店、酒店、雜貨舖、魚店、肉舖、牛奶店、水果店,青菜店等,更有洗衣店、藥店、理髮店、郵局等。此外,在同一處之走道邊亦有旅社、餐廳或酒吧等。廚房設置附有烤箱之四爐式電爐,設自動垃圾處理機之雙槽流理台、冰箱、流理台等,廚房單元隻空氣調節由中央機械室供給;隔音問題利用將鉛版塞入住戶間之分隔牆而獲致解決
 
圖片4.jpg
 
平面分析結構方式
馬賽公寓採用的結構方式為鋼筋混凝土,由配置圖上看來,地面層用了34根大柱將馬賽公寓整個結構載重撐起,而一層樓的部分,為挑空主要是做為停車之用,中央的公共核心部分可看出其為自由的平面將牆面與柱脫離,乃強調柱的結構關係。由此可看出,柯比意的建築五項設計手法中:1.自由平面2.自由立面3.地面層挑空4.水平窗帶5.屋頂花園。
 
SKMBT_C20310041511030.jpg  
 
平面與剖面的關係
從平面單元中可觀察到:樓中樓的縱身平面。藉由樓中樓可將動態空間〈客廳、餐廳、廚房〉與靜態空間〈主臥與小孩房〉分開。而縱身平面自然可以解決父母親與小孩各自擁有的獨立空間的需求。再者我們從標準平面上亦可看出小孩房之間有到可移動的牆, 必要時可擴充遊戲空間或座其他可能的「大型活動」,而主臥房裡有個單獨的起居是〈不過這種狀況只有在大門入口動線是由上而下才會發生〉,也可讓夫婦即使同 在臥房裡,卻有各自獨立的活動。最後前後都有近兩米深的陽台,必要時可經營一個小型的「屋頂花園」,添增綠意。
 
圖片7.jpg
 
剖面的連貫
從剖面上,可發現主要公寓樓層在剖面呈現「互」字型交錯,每家每戶的大門都開向沿建築縱哲軸設置的內部街道,如此一來就可讓兩個座向的住宅單元都可採光。在結構上發現馬賽公寓其柱子及樓版為結構的系列化構造。牆為雙層的中空樓版。其這與柯比意1920時,進一步將骨牌建築的概念具體化,徹底的實現了『住宅就是機械』的理想原型,有相當密切的關係,其細心的研究了住屋在功能上的所有需求,希望能找到一 經濟又符合時代的住屋形式。而在馬賽公寓裡其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標準的矩形量體,在每個樓中樓的住宅單元裡,有挑高、人造的花園陽台,這個可以呼吸的細胞 核,是結合了透天別墅與垂直上升集合住宅的理念,所創造出的現代家居新類型。
 
 酒瓶框架.jpg
 
酒瓶框架
在馬賽公寓中,由於單位各擠入混凝土骨架中,如酒瓶架上,一個一個的將單元置入骨架中。在 鋼筋混凝土框架落於脫開地面的強力支柱上,一切管道自支柱上昇,以縱向集中於第一封閉層所謂「人造地面」中,各戶均為兩層,乃設想為各個酒瓶,置入類似酒瓶架的框架中。全部標準化,各不相連,自框架內藏之保證完全隔音的鉛夾為居間物絕緣之。自住宅觀點看來,馬賽公寓是表現了柯比意基本的先見,及同時滿足人 類集體的與個人主義的熱望;因其為兩層及其插入架框中之方式,使每一公寓所均似私人別莊,卻總集合在一垂直的集體中。這個,因其組成系統之優越,是相當於,如非超越於都市或市郊古典(住宅)區之水平集結的。
 
圖片11.jpg
 
公共設施
公寓內住戶337戶,另附設一商店街、一旅館、一嬉水池、一幼稚園、還有體育館和跑道,使整座建築物成為一「社會容器」(social condenser) 柯比意為普通人計劃理想的居室:垂直市,各家面對室內街道,公用施設自自動洗衣店到商店則安排在一特別的街道上,乃至幼稚園、運動場及戲院,各家則以緊驟而空間之機能分劃為其特色,區分公共與私密的生活。
 
馬賽公寓代表柯比意  (Le Corbusier)對於住宅和公共住居問題研究的高潮點,結合了他對於現代建築的各種思想,尤其是關於個人與集會之間的關係的思考。那裏的居民都已經形成一個集體性社會,就像一個小村莊,共同過著禍福與共的生活。沒有任何個人的犧牲,因為每一公寓單元都是隔音的,與周圍的山光水色的環境保持直接的接觸,擁有雕刻般的雄渾力量。
    更重要的是:他把公寓的底層架空與地面上的城市綠化及公共活動場所相融,讓居民盡可能接觸社會,接觸自然,增進居民之間的相互交往。他還把住宅社區中的公共設施引進公寓內部,如:商業街、遊休憩綠地、娛樂設施等,使公寓成為滿足居民心理需求的小社會,這些都值得當代的建築師學習和借鑒。
 
資料來源:
中國建築工業出版《勒.柯布西耶全集(第5卷1946-1952年)》
網站:維基百科-勒.柯比意
       及其他網路資源。
arrow
arrow

    禾光室內裝修設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